您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科幻史诗”《沙丘》不够科幻吗?

《沙丘》电影海报

作为“沙丘”系列电影的序章,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的《沙丘》上映后,因其恢弘庄严、优雅肃穆的美学追求,被许多人称赞为“科幻史诗”,可与魔幻题材中的经典电影《魔戒》相比较。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观众认为,《沙丘》仅在视听方面效果惊人,内核却因叙事的削减和符号化的人物而显得单薄。还有人十分不解的是:为何一部科幻电影,却缺乏高科技的元素,反而人物都在用冷兵器对战,这难道不是披着科幻皮的《王子复仇记》?

电影《沙丘》的这种古典美学风格,还要回溯到它的原著——美国作家弗兰克·赫伯特于1965年出版的同名小说中去。这部经典的科幻作品,不但于1965年获得星云奖,次年又并列获得了雨果奖,全系列的6部作品备受读者喜爱。但却如同存在一个“沙丘魔咒”,将小说《沙丘》改编为电影并不容易,在丹尼斯·维伦纽瓦之前,折戟沉“沙”的电影人不在少数。

二战后,科幻小说的影响力逐步上升,黄金时代的科幻作家,如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等人也进入了创作的成熟期。

在面向未来的美国,弗兰克·赫伯特却是一位少有的复古派的科幻作家。他醉心于在浩瀚的星际背景下,描写剑法、巫术、骑士精神和宫廷阴谋。在《沙丘》中,赫伯特在科幻历史上首次构建了一个架空的世界,一套完整的星球生态系统,详细描写了不同星球上的风俗、语言、文化、历史、宗教,以及各大家族势力之间的争斗。完全沙漠化的行星厄拉克斯,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却因出产使人形成预知能力的“香料”而成为宇宙间的宝藏,一系列的明争暗斗由此展开。

在成为科幻作家前,赫伯特从事的是新闻业的工作,他曾以作者和编辑的身份在报业和杂志社工作了十年。写作出《沙丘》其实十分巧合:1959年,他本来只是要为一本杂志写一篇关于俄勒冈州佛罗伦萨市的沙丘的文章,后来却在研究沙丘生态的过程中,不断收集了大量资料。那篇本该完成的文章没有写出来,这却成了创作《沙丘》的契机。六年后,赫伯特完成了《沙丘》的写作,它比当时一般的商业科幻小说篇幅长得多,遭到了近二十家出版社的拒绝,直到费城的一家小型出版社最终愿意出版。一经面世,《沙丘》取得了空前的好评,并连获大奖。

相比于强调科学细节合理性的“硬科幻”,《沙丘》是“软科幻”中的杰出代表。其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于,《沙丘》出版之前,科幻小说想成功就必须具备精彩的技术构思,可人物与情节往往都被忽视了。赫伯特却有意抑制了技术描写,甚至在故事设定中禁止电脑出现,以便能着重探讨人性、人类及人类制度的变迁方式,也让更多文学、哲学、心理学、生态学的元素进入科幻小说。

上月底《沙丘》上映当天,丹尼斯·维伦纽瓦在写给中国影迷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沙丘》剧本上的标语是“不适应,就灭亡”。“适应”(adapt)一词双关,亦有“改编”之意,强调了文学影视化方法和取舍的必要性。在我看来,丹尼斯·维伦纽瓦版本的《沙丘》对赫伯特宏大的原著删繁就简,只提取了明晰的主线,即主角保罗的成长,这让即使不熟悉小说故事的观众进入叙事也毫无障碍,无疑是一次出色的改编,也为《沙丘》的续集奠定了基础。

回想起来,另一位导演佐杜洛夫斯基就没有这么好运了。1975年,小有名气的佐杜洛夫斯基开始在巴黎筹备他想要拍摄的史诗科幻巨制《沙丘》,他改编形成的剧本长度是14个小时,并邀请来了各路“神仙”到团队中: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英国乐队平克·弗洛伊德等,仅前期筹备就花费了两百万美元,但最终这一版本的《沙丘》因为资金问题未能完成。

同样在《沙丘》上“碰壁”的还有著名导演大卫·林奇。本来几经辗转,《沙丘》的拍摄项目将由雷德利·斯科特接手,因为一些插曲,斯科特选择转身拍出了另一部科幻经典《银翼杀手》。1984年,因《象人》崭露头角的大卫·林奇将《沙丘》改编成了电影,但评价和票房均不佳,大卫·林奇本人也表示,这是自己最失败的一部电影。

从此,将《沙丘》搬上大银幕意味着困难重重,令不少人望而却步。但幸运的是,时隔多年,仍有导演愿意接受这个挑战。单独作为一部作品来看,丹尼斯·维伦纽瓦版的《沙丘》也并非完美,两个半小时的时长,仅让人看到了一个宏大故事的开启,如电影自嘲般的最后一句台词:这只是一个开始。不过,相信这也同时让观众对《沙丘》的续作保留了十分期待。

标签: 科幻史诗 沙丘 科幻 史诗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