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电影 >

电影《1921》:外景内景皆还原

“无论电影技术如何发展,我认为有些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注重细节、注重真实。”作为美术指导,吴嘉葵参与过很多上影集团出品的大作、力作,包括《开天辟地》《紧急迫降》《极地营救》《邓小平1928》《钱学森》等等,还有正在热映中的电影《1921》。

昨天下午,吴嘉葵做客银星光影沙龙“一百年·正青春”的主题交流活动,他说车墩的1920年代上海石库门建筑群“每一块砖出自什么窑,红砖是什么规格,灰砖什么规格,我们都做了细致的对比和选择”,他说哪怕镜头里只是一闪而过,每一个场景,每一件物品都要有出处、可考证,“这不仅是对电影负责,更是对历史负责。”

外景内景皆还原

时间拨回2020年初,上影集团在车墩影视基地,按照华东建筑设计院当年的设计稿纸、施工方案,用“真材实料”一比一搭建起老渔阳里、树德里、辅德里等在中共党史中熠熠生辉的石库门群落。吴嘉葵回忆说,还原中共一大会址及周边历史建筑群原貌首当其冲的难题是,“除了中共一大会址,周边建筑群没有影像资料可供参考。”于是,《1921》美术团队只能通过文字资料中的描述,来还原“红色摇篮建筑群”。其次,按电影去年7月1日正式开机倒计时,留给“基建”的时间只有几个月,一边是疫情防控的压力,一边又遇到了上海的雨季。所幸,上影最终交出令黄建新导演和全剧组满意的三行石库门。“前两行建筑是完全按照一大会址所在的树德里1:1还原的,第三行为了电影其他场景拍摄预留了可调整的装饰位置。”

图说:《1921》海报 官方图

外景之外,电影《1921》的内景也非常讲究。“中共一大是李汉俊哥哥李书城家召开的,为了开会,在会场中放了很多灯,但平时会客时并非如此,是另一种光景。”于是,吴嘉葵和团队做了许多细微调整来满足每场戏的拍摄需求,“包括大多数代表住的博文女校,也是著名的历史建筑,在石库门建筑里面很有有特点,它有两个天井,在布景中也完全还原了。”

再小道具不放过

在电影中一晃而过,甚至完全不会被观众所察觉的小道具,美术团队同样精益求精。一大会址会议桌上有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红色花瓶,《1921》中同样做到了精确还原。“因为原物是国家一级文物,不可能拿出来倒模、复制,我们翻遍了全世界的花瓶素材库。”踏破铁鞋无觅处,美术团队最终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道具库里面找到了款式和颜色相当接近的磨砂玻璃花瓶。据悉,这个花瓶如今正流转于各大剧组,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

这不仅仅是个例,包括尼克尔斯基手里的《上海俄文生活报》、黄包车背后的各个租界各自不同的牌照,甚至牌照上面更小的税牌,来自上影的美术团队都是通过精细的考证进行还原的。“当年《新青年》杂志究竟是什么样的,呈现在影片中的杂志必须与历史原貌严丝合缝,版本、日期或发行商的差异,都可能造成影片呈现与史实的误差。剧本写到哪个时期,团队就要查到那一期,完全复制,包括里面的内容。”吴嘉葵说,这些关乎史料的复刻,在拍摄时都讲究到了极致,“又比如《共产党宣言》,我们做红蓝两版,红色的为错版,蓝色的为正版。”

忠于历史不遗余力

还有书记员毛泽东在开会时所做的“会议纪要”也大有讲究。1921年前后的毛泽东,二十七八岁模样,字迹相对平实。吴嘉葵和他的“老伙伴们”从博物馆里找来了当年毛泽东写给友人的手书(影印件),以此为蓝本模仿主席的字迹,“也许观众不会留心到这薄薄几张纸,但为了‘忠于历史’四个字,我们不遗余力。”

1920年代的上海,不同的租界,行车方向不同,需要考虑;法租界和公共租界车牌上面文字不同,也得考虑。或许,会有细心的观众发现《1921》中,一辆车上足足挂了三块车牌,这辆车才可以去往法租界、公共租界和华界。不仅警车、公车如此,私家车甚至黄包车也都“按需”订制车牌,车上的税牌还得按年份对照款式和颜色悉心复制。“这样一闪而过的镜头,还有很多。哪怕观众没注意,没看到,我们也不会放松一丝一毫。”作为一个老上影人,吴嘉葵说,“追求极致是无限的,这不仅是对电影负责,更是对历史负责。”(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标签:

精彩放送